8月的成都,2025年世界运动会的热潮持续升温,而成都轮滑运动场馆(成都国际轮滑中心)内更是热度爆表。场馆内,轮滑球选手们脚踩轮滑鞋在场地内快速穿梭,球杆挥舞间攻防转换瞬息万变,场边观众的呐喊声、欢呼声此起彼伏,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紧张又热烈的气息。这座场馆自开赛以来便场场座无虚席,门票早已售罄,成了本届世运会“一票难求”的焦点之一。轮滑球的魅力,究竟藏在哪里?
从观赛到学习,不同年龄层都“上头”
“中国队加油!”看台上,三岁的张苡安奶声奶气的呐喊格外显眼。这个来自黑龙江、定居成都的小家伙,已经跟着家人在轮滑馆“驻扎”了好几天,小小的身影里满是对中国队的支持。
不远处,12岁的初中生夏子贵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赛场。作为一名轮滑球爱好者,他的眼神里更多了几分专业的审视:“场馆特别大,观赛氛围特别浓,球员们配合得也很和谐。我自己就打轮滑球,来看比赛不光是觉得好玩,更是来学技术的。”
20岁的大学生李晨雪则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项运动,她看得格外投入:“感觉轮滑球特别像冰球,球员在场上跑个不停,对抗性特别强,节奏快得让人眼睛都不敢眨,特别刺激,特别有竞技体育的美感。能这么近看到选手们拼搏,那种爆发力太震撼了。以前在国内真没怎么见过,觉得特别新鲜。”不同年龄、不同身份的观众,都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观赛乐趣。
群众基础+冬奥东风,轮滑球自带“火”的基因
“现场的观赛体验太好了!”中国男子轮滑球队教练、首都体育学院冰球专任教师黄欢赛后难掩兴奋。在他看来,轮滑球的火爆并非偶然:“轮滑在咱们国家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,大人小孩都爱参与;而冰球在冬奥会后,关注度和参与度也一路攀升。轮滑球恰恰集齐了这二者的优势,既有轮滑的普及性,又有冰球的对抗性和观赏性,观众自然愿意为它买单。”
场馆宣传副组长何鑫也印证了这一点:“我们轮滑馆的票卖得太好了,基本上一放票就售罄,完全是一票难求。现场观众的热情特别高,那种氛围能把人深深感染。”
外籍转播团队为轮滑场馆高质量保障点赞
除了比赛本身,轮滑场馆的硬件设施和配套服务也让观众赞不绝口。“这是我第一次观看轮滑比赛,场馆设施非常现代化,观赛体验超出预期。”美国观众Jessica Johnson笑着说,“成都的观众也特别热情,整个场馆充满活力。”外籍转播团队工作人员也对场馆的组织工作竖起大拇指:“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,让我们工作起来特别方便。”
场馆给力+文创圈粉,体验感拉满
赛场外,特许商品售卖区同样人头攒动。“自开赛以来,文创产品每天都要补货,日均销售额超过2万元。”成都轮滑场馆中心特许经营服务主管罗百川介绍,带有世运会标志和成都元素的纪念品尤其抢手。意大利观众Emily Wilson手里拿着刚买的冰箱贴:“准备带回国送给朋友。”成都本地观众张跃然则带着女儿挑选了“锦仔”吉祥物玩偶:“孩子看完比赛非要买一个,说要把世运会的记忆带回家。”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陈浩 泽登旺姆 王茹懿 部分图据 场馆 责任编辑 刘春春 编辑 戴艾岑 审核 蒲薇
*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,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。